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规章制度>>教学科研>>正文

社会工作专业2005教学计划

作者: 时间:2011-05-20 点击数:

社会工作专业2005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当代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国际、国内社会政策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各级政府在各类社会事务方面的运作机制,具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会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熟练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基本理念,能够善于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开展工作。具有良好的实践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正义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4、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掌握初步的科研方法。

    5、具有相当的法学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6、掌握一种外国语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7、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与人友好相处。

    8、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三、修业年限


    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3—7年。


    四、毕业与授予学位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并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五、主要专业课介绍


    1、《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它科学、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是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要求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能运用社会学的原理与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更科学地认识社会。


    2、《社会工作概论》


    本课程讲授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社会工作的内容及其实际操作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社会制度;社会工作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助人专业;作为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专业责任感,而且还要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3、《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是搜集与分析社会现象数量特征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对象是已经修毕文科类大学数学等基础课程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学生。通过讲授,帮助同学们了解并掌握研究社会生活及其条件、社会关系及其结构状况的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以及隐藏在这些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中的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基本理论、专门方法和技术,能够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为将来从事社会工作专门职业、了解社会状况、监测社会动态、参与社会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4、《社会调查方法》


    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和调查资料的整理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方法论、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评估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5、《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是研究与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问,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所有的社会现象中都包含有心理问题,而人们一切心理活动又几乎都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心理学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对人的社会及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做出解释。因此对于社会工作者或专门与形形色色人打交道并试图帮助工作对象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专业人士来说,社会心理学成为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


    6、《社会政策》


    该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政策的定义及发展历史,社会政策的主体、客体及其互动的情境,社会决策的过程及模型,社会政策的实施及评价。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论及过程,了解当前中国在此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备对现实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


    7、《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发展史,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障体制运行和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了解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8、《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之一,也是一门用个别工作的方法,运用有关人类关系或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通过专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对个人或家庭遭遇的问题与困难加以详细研究与分析,协助案主适当地处理和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以促进个人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家庭生活和谐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个案工作的价值观和专业守则,了解和掌握个案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技巧,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运用、检验、修正、发展个案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个案工作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9、《团体工作》


    团体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本课程通过对团体工作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团体工作的发展历史,团体工作形成的理念和理论基础,团体工作的模式,进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临场实验,让学生掌握团体工作的基本技能,探索团体发展的特征。


    10、《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是指以一定的社区为对象,帮助社区居民了解与认识社区存在的问题,动员和调配社区可用资源,配合外力的协助,解决社区的社会问题,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本课程试结合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社区工作的实践,让学生了解掌握社区工作的具体步骤或程序。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表(见后页)


    七、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与生产劳动


    1、在新生入学正式上课之前,集中军事训练2周,把军事理论课放在军事训练中讲授,由学校统一安排,记2学分。


    2、生产劳动计划安排在第二、三学年,每学年一周,分散安排时间由教务处确定,劳动任务由后勤处分配,组织管理由系负责。


    八、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1、社会实践。每学期暑假期间结合专业的特点进行为期2周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必须写出社会实践总结。第二、三学年由系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企业、农村等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并评定成绩,记入成绩档案。成绩合格者记1学分。

    2、毕业实习。第八学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10周的毕业实习。要求结合实习内容写出实习报告并在实习期间搜集有关资料,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准备。顺利通过毕业实习,记6学分。

    3、毕业论文。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论文完成后由系组织论文评审小组进行论文答辩,并评定成绩。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记4学分。论文写作时间为4周。


    九、课外阅读与公开发表论文


    按规定完成课外名著阅读记2学分。公开发表论文记1学分。


    十、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以专题讲座和收看电视新闻等教学形式,从学生入校至毕业期间,连续开设,记1学分。该课程实行学年考核制,各学年考核成绩综合为该课程总成绩,一次记入学生成绩册。


    十一、成绩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类型。考试课的具体考核形式可采用笔试或口试,开卷或闭卷方式进行,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考查课采用五级计分制,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军事训练采用个人总结,班组评定的方式进行。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