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招生就业>>考研工程>>正文

社会学系2016-2020发展规划

作者: 时间:2017-05-03 点击数:

一、发展基础

(一)主要成就

1.本科教育初具规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作为一个新建院系,我系现有社会工作一个本科专业,2010年之前,我系本科生规模一直保持在50人左右。自2010年开始,我系的本科生招生规模扩大到120左右,四年在校生规模基本保持在400人左右,确保了我系的基本办学规模。随着年轻教师讲台经历的增多和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2.研究生教育已正式起步,培养方案已完成首轮流程。

我系2012年成功获批“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二级学科点,2013年正式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经过3年硕士培养方案的推进,“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顺利完成一个周期流程。

3.师资队伍初具规模,师资水平稳步提升。

经过几年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我系在原有师资的基础上,成功引进博士2人,培养博士1人,博士人数达到4人,成功晋升副教授职称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达5人。专任教师总人数达15人。基本满足了我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需求。随着年轻教师的不断历练,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的评教优秀率在不断提升。

4.专业建设稳步推进,建设成果形势喜人。

自社会工作专业开办以来,全系上下集中全力开展专业建设,成功建成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成功建立近10个专业实习基地、成功开展师资培训40余人次,成功派出赴香港实习师生近70余人次。

5.社会服务有声有色,服务成效频获赞誉。

2011年我系在金水区民政局成功注册金水区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心注册以来,先后承接了金水区民政局、郑州市民政局、河南省民政厅等政府部门的社会服务购买任务,承接了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 医路同行”项目,项目服务经费达300多万,社会服务效果显著,先后荣获“四级社会服务机构”、“专业服务第一名”、“民政部社会服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6.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创业工作小有收获。

随着各项工作的认真推进,我系培养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好,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就业率一直稳居学校各专业前列。另外,有2名同学成功创办了公司,实现了自主创业。

7.党的建设坚强有力,工作氛围和谐有序。

几年来,党的建设也稳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师生政治觉悟高,集体观念重;组织建设坚强有力,稳定了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两个基层党支部,新党员发展有序开展。整个单位呈现和谐团结、奋发向上的积极氛围。

(二)存在不足

由于我系是一个新建院系,各方面的工作还都在起步之中,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如,师资队伍建设仍有艰巨的任务要做,科研工作成效一直不太理想,学科建设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专业建设的任务还很繁重。

(三)面临形势

1、发展机遇。

国家社会治理的新理念开辟了新境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出发,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这一理念的提出,使得通晓社会治理的社会学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国家2010-2020发展规划也首次把社会工作人才确定为亟待发展的6大人才队伍之一。只有抓住机遇,找准定位,形成办学特色,为国家的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才能使我系的发展开辟新的境界。

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提供了新机遇。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态势。河南省也出台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系列措施,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校要适应这一新变化,院系更应该适应这一新态势,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新趋势,实现弯道超车,推进本系发展迈上新台阶。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十三五”时期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六大国家战略平台建设的顺利推进,着力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和实现“三大提升”,都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治理人才为支撑。另外,为贯彻落实国家社会治理的总方针,我省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社会治理的政策举措。紧紧抓住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机遇,主动融入,找准定位,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必将为本系的进一步发展拓展新空间。

2、面临的挑战

重经济轻社会的短视效应价值观的影响。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着社会的人才观。社会学类专业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效益类专业,在某种意义上与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经济相冲突,在万众追求经济效益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广大学生和家长欣然接受这一追求社会效益性的专业,仍是我系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校竞争带来的新挑战。新世纪以来,受政策驱动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大陆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314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已有外延发展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另外,“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争创双一流的白热化,都使得本系的发展也面临新挑战。

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要务,实施“人才强系、质量立系、学术兴系、特色名系、制度治系、文化厚系”六大战略,全面提高院系的核心竞争力、社会贡献力和国内影响力。

(二)办学定位

1.发展目标定位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建成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单位。

2.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

3.学科发展定位

   以社会学一级学科为主干学科,适度发展交叉学科。

4.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发展思路

坚持走内涵提升、特色发展之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突出、两项改革、两点着力、五类发展、六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本系综合实力。

一个中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两个突出:一是突出人的发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着力促进教师价值不断实现。二是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协作攻关,打造高端平台,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思想库、智力源。

两项改革: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和优化专业设置,积极探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二是办学模式改革。扩大开放,加强交流,形成“开放式、合作型、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两点着力:一是着力完善办学层次,力争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二是着力完善学科体系,力争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授权点,继续增设社会学类本科专业。

五类发展:一是内涵发展。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创新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学校内生动力,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协调发展。努力推进质量、规范、结构、效益协调同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同步,教学、科研、管理协调同步,着力实现办学目标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协调。四是开放发展。扩大内部开放共享,推动系内协同;主动对社会开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坚持对外开放,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五是特色发展。充分彰显本系优势,努力打造本系的育人特色、研究特色、服务特色。

六大战略:实施“人才强系、质量立系、学术兴系、特色名系、制度治系、文化厚系”战略,全面推进本系科学持续发展。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本系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优势和特色凸显,高水平教学单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授权点。

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6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570人左右(含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50人),研究生30人左右。

学科建设:建成社会学一级学科授权点,实现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学术硕士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双足运行的学科建构。

人才培养:本科专业数量稳定在2个,实现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含特色专业)的突破。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达到2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10人,教授数量达到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达到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教师国内外访学、进修比例达到100%。

科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高层次学术论文20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实现突破;科研经费突破50万元。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系2016—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

项目

指  标

指标数

办学

规模

在校生规模

总规模(人)

600

普通本科生(人)

520

中外合作本科生(人)

50

研究生(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